【記者吳玉惠/臺南報導】 為延續文化資產保存技術,培育新一代修復人才,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下,推動「第一期臺南市傳統匠師傳習計畫」,首發課程聚焦於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技藝——「泥作」。本次特邀本市登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「泥作(土水)」保存者呂新義,以市定古蹟西華堂右外護龍為實作學習場域,傳授珍貴的修復經驗。歷經近 300 小時的密集訓練,學員們3月29日齊聚西華堂,向外界展現學習成果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也親臨現場,見證這場技藝薪火相傳的重要時刻。
【記者吳玉惠/臺南報導】 為延續文化資產保存技術,培育新一代修復人才,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支持下,推動「第一期臺南市傳統匠師傳習計畫」,首發課程聚焦於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中不可或缺的傳統技藝——「泥作」。本次特邀本市登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「泥作(土水)」保存者呂新義,以市定古蹟西華堂右外護龍為實作學習場域,傳授珍貴的修復經驗。歷經近 300 小時的密集訓練,學員們3月29日齊聚西華堂,向外界展現學習成果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也親臨現場,見證這場技藝薪火相傳的重要時刻。